首页>工作动态>观点

省科学院廖兵: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科技创新用专章部署,并放在规划任务首位,这是我们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历史上的第一次,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广东省科学院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是破解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广东省科学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1+9’重大工作部署,全力打造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为广东的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现科技赋能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廖兵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以产业创新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南方》杂志:我们注意到,广东省科学院在粤东西北布局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主要目的是什么?

廖兵:近年来,广东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全力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来看,广东虽然是经济大省和创新大省,经济体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列全国首位,但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中, 只有6~7个地市的人均GDP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这说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

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省科学院近年来在粤东西北布局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全力推动各地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这是我们布局相关机构的初衷。我们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现状、产业发展规划、经济体量等特点,通过技术育成孵化和成果转化,催生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服务,支撑产业的创新发展;用科技赋能区域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实现创新发展。针对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通过对当地企业的贴身技术服务,助推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吸引企业落户集聚,壮大当地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针对广东经济发达地区,我们通过聚焦当地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高新技术育成孵化和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研发、服务和支撑,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杂志:在具体实施中,目前有哪些效果比较好的孵化案例?

廖兵: 比方说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大埔县技术育成孵化成功了一个制造稀土发光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系列高性能发光材料。这种新材料白天吸收太阳光能量,晚上可持续发光8小时,已经应用在反光路面材料、功能涂料等领域,开发出系列功能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个技术成果从育成孵化到规模产业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我们还组织科技人员贴身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针对企业技术需求,提供研发、技术支持、科技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快速提升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同时,还针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定向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成果转化。在韶关乳源县,围绕绿色生态发展需求,我们致力引进、孵化高附加值农产品、医疗器械、瑶药、环境治理等技术的转化,引导环保健康产业落地和集聚,实现当地绿色生态发展。未来,我们的相关机构要布局到粤东西北各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助推协调发展。

创新机制促进成果高效转化

《南方》杂志: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省科学院有哪些体制机制创新?

 廖兵:科学和技术既有关联,又有不同。技术本身具有经济属性,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商品化的技术,应称为“无效技术”。技术从发明创造到转化为生产力或商品,需要经过研发(知识创造或转移)、育成孵化(工程化验证)和产业化(商品化)等阶段,而技术育成孵化阶段是技术转化的最关键阶段,需要对技术工艺进行优化、工程化验证、安全性评估、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市场价值评价等,单靠科学家或企业家是无法独立去完成的,需要由专业人员(技术经理人)去集聚转化需要的各类要素,组建管理、支撑、验证、资本、市场等人才团队,搭建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融通融合桥梁,才能高效促进技术转化。这就需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人员潜能,对技术转化过程中有过贡献的人员,要有体现其价值的回报。

省科学院正在探索打造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初创技术公司)、市场为导向、技术经理(经纪)人负责运营的技术育成孵化模式,通过建立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技术发明者、技术经理人、工程师、投资人、管理者等利益以股权形式固化于初创技术公司,实现利益共享,提升技术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南方》杂志:这种转化机制和以往的技术转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廖兵:技术具有经济属性,它从发明创造、育成孵化到产业化,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也是价值快速增值的过程,需要多专业、多资源、各类资本等要素的有效集聚助力才能实现。而要实现这些要素的集聚,没有建立利益捆绑、利益共享机制,就很难实现。省科学院秉承“崇尚科学、尊重创造”的精神,采用初创公司的模式育成孵化技术,通过股权,保障每一个为技术转化作出贡献的人才的利益,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成效也逐渐显现。近两年,该机制已经孵化高新技术企业40多家,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化。

《南方》杂志:就目前来说,技术育成孵化体制机制还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廖兵:应该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技术育成孵化和转化,需要建立对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科学预判机制、所需技术源的市场发现机制、技术育成孵化组织管理机制、科学公平的利益捆绑和利益共享机制、融资和资本运作机制、市场化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机制等。目前省科学院通过建设一流研究机构、布局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创新创业产业园,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完善技术中试转化验证平台,完善技术育成孵化的组织体系等,一个聚焦产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但还需要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

未来展望与发展策略

《南方》杂志:科学院是创新的支撑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廖兵: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的理解是,企业既是创新的策源地,同时也是创新的落脚地。省科学院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公益科研机构,其职责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为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省科学院要成为企业家和科学家的桥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南方》杂志:目前广东的科技转化在体制机制建设上还需要哪些政策上的支持?

廖兵:最重要的是财政资金使用权限上的支持。采用初创公司孵化高新技术,就需要投资,一些财政资金是不能用于投资的。目前,广东对这类财政资金使用权限有所放宽,省科学院被批准建立成果转化基金,用于技术育成孵化。但是大面上还没放开,还有探索的空间,还需要根据创新的需求调整政策。

《南方》杂志:您对省科学院未来发展的构想是什么?

廖兵:省委省政府赋予省科学院的定位是,“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更好地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按照这个定位,省科学院规划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现代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打造以公益性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市场化的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以及聚焦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广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面向未来,省科学院将加快在我省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转化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布局,将技术转化和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到我省每一个县区,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科技与产业、创新人才与企业实现深度融合,聚焦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用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把省科学院打造成广东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融合和成果转化的组织载体以及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
                                                                                                                                                                                                                                                          来源:
《南方》杂志